从解决老年人就医难的“百医护老”行动,到驷马涌巡河的民间河长党支部;从首批亮相的“基层党建示范社区”,到第二届“红荔杯”党建工作创新大赛……荔湾区大抓基层基础,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区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不断打造特色基层党建品牌。
今年,紧紧围绕省、市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新要求、新任务,荔湾区委组织部按照省委“五个大抓”要求,凝聚全区党员合力,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区“百千万工程”落地见实效。
聚“荔”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荔湾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统领,实施“百医护老”党旗红惠民工程,推进“竞标争先”党旗红行动,将党建工作与全区中心任务、基层治理、民生实事紧密融合,党组织的力量在基层一线枝繁叶茂、硕果累累。
接下来,荔湾区将一如既往发挥党建工作润物细无声的力量,以高质量党建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高标准实施。
党建工作如阳光与空气滋润着荔湾全域工作顺利展开。近年来,荔湾区党建工作逐渐形成系列特色品牌,在年复一年中积累实践、沉淀方法,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工作经验。
其中,“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”行动不断走深走实,在“四下基层”中答好“民生幸福卷”;“红荔杯”党建工作创新大赛亮点频出,激发全域工作创新争先。
“面对面”进万户,走好联系群众“基层路”。党员干部“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”行动是荔湾区于2021年提出的为民服务重点工作,行动实施三年来,有力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转作风,打通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米”。
荔湾区引导党员干部在一线听民声、到基层解难题,了解“百千万工程”基层难点、痛点,推动“民声”变“民生”。区领导带头深入挂点街道社区走访调研,带动全区54个机关单位、574个基层党组织与22条街道、197个社区进行结对,2722名机关党员干部全覆盖下沉至1044个社区网格,推动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、改革所急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的问题。
聚焦重点群体,行动精准排摸出独居老人1658人、困境儿童861人、低保家庭4493人、残障人士4949人,逐一评定出高中低风险等级并相应建立关爱机制;聚焦营商环境,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收集商户在生产经营、扶持政策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诉求683项,听取群众困难诉求7236项,完成进度均超90%。
“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”行动着重关注居民群众的满意度,广泛征求意见建议,梳理出涉及环境治理、民生改善、便民服务等方面的1105项民生实事,已完成983件,其余正在有序进行中。
“红荔杯”则从机关建设、基层治理本身出发,推进阵地建设融合党务政务服务,深化“党建+”平台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能。本届“红荔杯”更突出荔湾自身发展特色,鼓励全区各职能部门、街道积极提出创新创优的新载体、新平台、新项目、新举措。
如冲口街道创新传承民俗文化,组建党员干部讲解团队和文化志愿者宣传团队,打造坑口乡约民俗文化博物馆,举办高层次生菜会文化论坛,让生菜会民俗文化深入人心、融入日常;岭南街道针对街道专业批发商业市场多的特色,形成“一支队伍联合执法”的岭南模式,推动行政执法从“碎片化”向“一体化”转变,建立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。
党建赋能基层实践出新出彩,上述项目已打上了“荔湾实践”的深深烙印,荔湾区开展党建工作注重基层调研,发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了解民生实情;注重培育创新积累实践,让基层治理的星星之火,点亮区域创新的燎原之势,不断的提高党建品牌的影响力,激发广大党员的创造力。
在今年的“红荔杯”党建工作创新大赛上,花地街道以“三联抓”培树企业服务“花地模式”为创新点,纵深推进白鹅潭商务区核心区建设,释放大平台资源优势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企协调联动,实现党政商居融合发展。
积极探索党建搭台、经济唱戏、服务民生的路子,花地街道以党建为引领,在更广范围、更高水平、更深层次上凝聚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强大合力。充分的发挥花地商会党委作用,以花地商会党委为公司发展引航、筑基、赋能。在商会党委内设置政策宣传员、平安巡查员、问题调解员、营商服务员、发展指导员的“5大员”工作机制,常态化协助街道开展客户服务工作。
今年,荔湾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“一号工程”,实施招商引资“一盘棋”,狠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、产业载体和平台建设,深入落实招商引资、首席服务官机制等。
随着荔湾产业招商载体建设地逐渐完备,不少产业园区相继开展党群服务阵地建设,设立特色党群服务驿站,为园区公司可以提供经营便利,部分阵地建设结合园区自身资源,成为颇受企业和群众欢迎的便民“打卡点”。
在珠江钢琴记忆馆对面,能够正常的看到一个动感十足、通透的玻璃圆窗建筑——创梦园党群服务驿站。该驿站于2022年下半年揭牌成立,如今已经成了深受街坊喜爱的党群活动阵地。
创梦园将党建阵地与音乐文化相结合,在园区打造了集钢琴元素、音乐主题、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驿站。驿站是由集装箱体改造的,建筑表面成黑色,装饰着圆形的大玻璃窗,一眼望去让人联想到能倾流出浪漫旋律的黑胶唱片。
党群自助服务厅别出心裁地融入音乐元素,加入“歌声中的党史故事”,以音乐的形式生动诠释党的百年光辉历程。在展示党建红色文化的同时,驿站也提供移动充电设备、便民雨伞、便民药箱等自助式服务,牵起一条便民利民的“红色纽带”。不仅如此,驿站内还设立“共享音乐坊”和“共享直播室”,为企业和来访者提供直播场景。
1850创意园党群服务驿站充分的利用场地资源,举办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建课堂、主题党日等活动。同时,联合周边社区在园区党群服务驿站策划了“传承雷锋精神,爱心温暖老人”“聚美冲口·红色之约·才聚情缘”人才交流沙龙等活动。2024年,1850创意园区党群服务驿站至今已举办20余场主题活动,持续为社区和园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。
聚焦“红联共建”客户服务,荔湾各街道积极对接辖内重点园区、重点企业,依托自身资源禀赋,以党建引领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阵地,全面助力营商环境大提升。
近年来,荔湾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一方面,老城治理持续推广“绣花”功夫,城市环境风貌持续改善;另一方面,新城配套加快兑现,宜居乐活的新社区为老城市注入了新活力。
在荔湾北片,随着旧城改造不断向纵深推进,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与旁边的环境连片有机更新,在传承底蕴的同时,城市风貌全面焕新。今天,驷马涌以水清岸绿的姿态全新亮相,彰显岭南水乡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。
今年春节期间,驷马涌全线慢行系统贯通,荔湾区高标准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实现居民开门见水抬头望绿,滨水空间为老城再聚人气。
如今的驷马涌畔,聚集着遛娃、遛鸟、遛弯的人们,还有一支队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,他们就是乐行驷马涌志愿服务队伍。成立11年至今,这支队伍以党建引领践行“开门治水,人人参与”理念,开展巡河护涌行动近600次,服务时长达2万小时,每周定期巡查河涌,取水样检测水体质量情况,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。在热心老党员的带动下,今年,驷马涌民间河长党支部成立,党员河长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吸引更加多群众加入民间巡河队伍。
在荔湾南片,广钢新城可谓年年是“新”城,年年有新貌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荔湾区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宜居示范社区。白鹤洞街道坚持以党旗“红”引领生态“绿”,建设基层治理“绿美网格”,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巡林护绿。2023年以来,街道护绿员开展巡林6133次,累计10185次。全街开展植树活动10场,累计组织500余人次,共计种植树苗300余株,社区合计增绿面积超300平方米,打造街道城市绿美建设新品牌。
荔湾是文化渊源深厚的老城区,也是老龄人口占比高的中心城区之一。一直以来,荔湾在为老城注入新活力的同时,也不忘建设有温度的人文城区。今年,荔湾区委组织部启动“百医护老”党旗红惠民工程,通过“访千家进万户听民意解民忧”行动摸清辖内老人情况底数,在“百医护老”行动中,全区组建了406个“百医护老”党员突击队,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窗口设立381个党员先锋岗,还将支部建在综合网格上。
当前,“百医护老”党旗红惠民工程已纳入全区“民生微实事”项目库,通过链接“党建+医疗”资源,用心用情满足老年群体的就医需求,让老年群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程度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绿美荔湾人文城区,少不了党建聚力党群合力。荔湾党员们将支部建立在工作一线,让社会资源与网格员充分下沉,为建设宜居荔湾人文城区贡献力量。
持续开展“党旗红”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培育,2024年全区143个项目纳入区级项目库,在街道开展2024年度“竞标争先”党旗红行动。
举办第二届“红荔杯”工作创新大赛,区直部门、街道踊跃申报创新项目125个,参赛数量较第一届增幅15.7%。
加强“两企三新”领域党组织建设,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行业党委8个,产业链大党委4个,园区、楼宇、市场功能型党委38个。
完善四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,全区已建成党群服务阵地346个,今年上半年通过提升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,全区阵地朝着“更亲民、更便民”的方向优化。2024年上半年,策划开展理论宣讲、书法绘画、双微双愿、植绿护绿、慰问困难党员群众等活动 8367场,服务党员群众753402人次。
统筹推进教育扩优提质,近一年新增学位3690个,全方面推进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,组建14个集团,涵盖59所学校、100个校区、近12万学生。
目前,全区组建“百医护老”党员突击队406支,设立党员先锋岗381个,先后为391户安装扶手、地面防滑处理、平安通、人体感应灯等居家适老化改造,并为533户签约老年群体提供特色慢病管理,让老人家在荔湾居家无忧、就医不愁。
城市环境是“百千万工程”最直接的一面镜子。荔湾区不断以“绣花”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,将环境整改治理、城市管理与高标准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紧密结合,在提升管理能力的同时,保持锐意创新精神,实施环卫体制改革。2023年在全市“干净、整洁、平安、有序”考核排名中,荔湾区取得A档次,连续两年获得进步奖,绣出荔湾区城市管理新面貌。
近年来,为解决老城区环境治理难题,荔湾从始至终坚持“党建引领、党群合力、上下联动”,发扬工匠精神,做精主次干道,做靓内街巷,打通涉城中村街道环卫站实体化建设新路径,形成多方合力、齐抓共管的环卫改革管理新局面。
针对城中村改造环境整改治理提升工作,荔湾区不断深化环卫体制改革,对城中村卫生死角、易反弹的点位开展排查整治的同时,采用高压冲洗、擦拭等不同方式,对主次干道果皮箱、公交站台等“城市家具”进行精细化清洗。
运用人机协作达到洗扫精细化高效化,荔湾努力提升城市洁净度、清爽度。“以前保洁靠一双手和一把扫把,现在有洒水车、洗扫车等大型机械车辆,有了机械洗扫的帮助,我们环卫工人也更加省时省力,只要进一步精细化清洁,就能轻松实现无死角、全覆盖保洁。”荔湾区一名环卫工人如是评价。
以“百千万工程”这一头号工程为统领,2024年,荔湾区委、区政府决定将街道环卫体制改革纳入“全区重点改革事项”和“荔湾区十件民生实事”之一,全力支持和推动城中村保洁工作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,在责任分工、站点建设、经费保障、考核激励等方面有效突破,全力实现全域规范化保洁。
荔湾区先后印发《荔湾区优化环卫保洁工作责任分工实施方案》《荔湾区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站管理办法》等规范性文件,厘清工作分工,明确环卫站管理职责、服务标准、资金使用等,规范环卫用工基本工资、福利待遇、绩效考核,推动街道环卫站标准化、规范化运作。
在相关建设标准下,荔湾统筹推进街道环卫站实体化建设,明确环卫站是街道办事处下属并直接管理的登记类事业单位,切实解决环卫站身份不明、无统筹发展等长期问题。同时,提高环卫资金使用效益,做到财政资金专款专用,荔湾区按特殊的比例施行绩效奖励补助经费模式,加大环卫保洁经费投入,激励工作高效落地见效。
在城中村,荔湾区严格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清洁卫生费收费要求,鼓励街道委托联社进行社域内收费工作,足额收取股东社员应缴“两费”或作为成本在集体营收中足额列支,逐步平稳实施全域自主保洁。
随着改革不断深入,蝶变效应不断彰显。荔湾坚持让党员服务“沉下去”,让基层城市管理工作“活起来”,党建引领城管重点难点持续突破:2023年,在广州市环境卫生精品区验收工作中,荔湾6个区域评为重点保障区域,5个主干道评为精细化作业示范道路;西村街道协和社区、昌华街道西关大屋社区、逢源街道富力西社区、岭南街道沙基社区4个社区被市评定为市级容貌品质社区,综合成效在全市排名第一;大沙河湿地公园公厕被评为广州市“最美公厕”特色设计奖。
2013年3月,经过广州中医药大学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4年的培养指导,我光荣成为了一名党员。同年6月,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加入大翔医药集团党组织,在这里定期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、党员学习交流“红色之旅”等活动,让我们保持思想的先进性。
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我用自己的行为带动更多同事向党组织靠拢,在大翔党总支的引领指导下,有幸成为几位同事的入党介绍人。深刻感受党建引领企业未来的发展,大翔医药集团董事长陈东平先生总说的一句话“事实见证了‘听党话、跟党走、感党恩’,企业才越做越大。”
作为一名青年党员,我时刻谨记入党誓词,对党和人民忠诚,对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负责。在质检岗位上从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,检验测试的数据准确可靠是第一要求。坚持学习,正如陈东平先生常说的:“学习没有毕业,只有毕生”,通过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。
积极参加行业技能竞赛,“以赛促学,以赛促用”,我逐步的提升检验测试业务技能。坚持守正创新,中药行业也随时代发展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,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,挖掘创新点,优化中药炮制工艺,发展新质生产力,做到绿色生产、节能降耗,努力打造“大翔中药”品牌建设。我将一如既往积极工作,继续弘扬“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”,培养更多优秀检测技术人才。虽说中药质量管理工作任重道远,但我相信一群人一起努力,定能行稳致远。